《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1100字

推荐人:下午茶 来源: 时间: 2022-07-26 00:00 阅读:

不久前的过去。法国,巴黎。一团剧烈的火焰卷起了浓浓的黑烟,在街道旁嚣张的舞动,因为就在它的火焰中吞没的,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座世人瞩目的建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被吞没在了大火之中,现在,这座现实中的建筑很大一部分属于了历史;在互联网的数据长河中,一个公司将圣母院的建筑重现在了虚拟世界;而在精神上,一个伟大的作者,用语言这种形式写下了一本不朽的名著,将巴黎圣母院记录在了书本上,也记录在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中。这,就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尽管雨果早期是一位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家,但他同样作为一名人道主义作家而出名,《巴黎圣母院》正是一个这样的结合体,整本书中有着对于社会和现实的反映,也不乏有着作者丰富情感的流露和体现,富有着想象。

文章并未采用完全描述的手法,从全方面细致入微的仅仅对于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本身进行详细的刻画,像用图像转换的文字一样,毫无感情和内容。很明显,这不是一个大文学家的作风,更何况作者也并不仅仅是想向读者们用华而不实的语言解释这些毫无意义的事物。文章以一场盛会为背景,引出了文章中的人物,自然而毫无违和感。流浪诗人格兰瓜尔,敲钟人卡西莫多,吉卜赛艺人埃斯梅拉达,圣母院副教主克罗德·弗洛罗,这些本是不着关系的人物被作者用一条无形的线联结在了一起,很明显,无论是文章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我们,都没能看见这条连接的线。

文章中,作者竭力描绘着一个宏伟的背景情况,表面上是直接的环境描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那些零零散散的细节上找到作者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就在文章的开头不久,作者对于旧社会的批判就已经流露于无形之中,几个连用的“名副其实”,在一段赞美之中仿佛无心之举地插入几个贬义词,在对于一项事物贬低后的赞美,总是若有若无的含着些反语和反感的色彩。

文中大量的对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社会的背景于人们眼前毫发毕现: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教主,一副好人的外表却是一颗丑陋的心灵,在人们面前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实际上却迫害着吉卜赛女郎埃斯梅拉达,为了得到不惜代借,又因无法得到而狠心摧毁,这是那个时代的背景,正像文中所描绘的巴黎社会,开头描绘得多么繁华美丽的环境,却一样有着一个被黑暗所占据的不为人知的场所,黑恶势力聚集,欺诈与暴力共存。而吉卜赛女郎埃斯梅拉达,从幼时就饱受磨难,生活在艰辛与苦难之中,尽管爱着一个仅仅有着美丽皮囊的人,却怀着一颗天真纯洁热于助人的心,在别人陷入困境时前去帮助,又敢于拒绝不想得到的事物,是作者笔下真善美的代表,却遗憾活在那个时代。与副教主相反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一个丑陋的人,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在受到副教主的抚养后一直感恩在心,帮助副教主做各种事情,而在感受到吉卜赛女郎的善良后归于善良,为她无私奉献自己。

作者利用环境和人物,对比和呼应,揭示了旧社会的昏庸和丑恶,表达了自己对于腐朽时代的厌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鉴赏过去,看清丑与美,理清善与恶,完善我们自己,在这个美好的时代献出我们更美好的力量,让哪怕是后人在提到这个时代时,会完全想不到“恶”这个字。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赞助推荐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