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寞里开出花来-散文700字

推荐人:熊小熊 来源: 时间: 2022-04-08 12:00 阅读: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是历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之一,千百年来,尽管已被咏叹、赞美了不知多少次,但它依然是人们的宠儿,这不免让百花都嫉妒了吧。

究其原因,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是孤独的。因为孤独,所以不随流俗;因为孤独,所以清高自傲;因为孤独,所以纤尘不染。既然百花都挤在春天争妍斗艳,那我又何必跟风,在万紫千红中埋没,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不妨提前开放,哪怕寒冷,哪怕寂寞,只要保持了自己的品性,便已无悔。

正是这一点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他们满腹才情却无法与世俗相容。诗人们在梅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是的,诗人是孤独的,是不随流俗的,是清高自傲的,是纤尘不染的,是不被理解的,但他们却在大自然中,在冰天雪地里,在破败的墙角觅得了知音。原来,那从寂寞里开出的花,才最能拨动人们心底深处的琴弦。

孤独,有时是一种无奈,有时却是一种需要;有时带有一丝感伤,有时却可以自得其乐。翻开历史的长卷,那些流芳千古的名字,又何尝不是孤独的化身呢?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李白的“古来圣贤皆寂寞”;从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孤独,成就了他们不朽的诗篇;是孤独,造就了他们高尚的人格。而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

如今,世界是纷繁的,生活是忙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但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原来,我们丢失了独处的时间,而只有在独处时我们才得以冷静地思考。我们丢失了独立的意识,从众心理在人群中蔓延,跟风现象屡见不鲜。没有了“独”,人容易变得平庸,变得迷茫,甚至失去自我。“独”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

谁能于静谧之夜,就一缕光,沏一杯茶,捧一卷书,置身于无人的荒野,让心灵进行一次深呼吸,或是一场沐浴,可以阅读、可以思索,可以什么也不去想,只是聆听那寂寞的花儿在歌唱?

而这,只有懂得享受孤独的人才能听得见。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赞助推荐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